福建冬日的江面,依然是绿意涌动,清风拂面。阳光倾洒在福建母亲河——闽江的主航道上,一艘艘有序航行的货船,宛如江上的音符,奏响着新春的乐章。 行至位于闽江干流中段的闽江水口航运枢纽待闸停泊区,货船有序排队,等待通过水口水电站三级船闸。新型大运量集装箱货船“闽江1号”静静地停泊在其中,“最后一批货,送完就回家过年咯!”船长李丽芳站在甲板上,脸上洋溢着对即将到来的中国人最重要传统佳节的热切期盼。 “船要跑得快又稳,安全检查少不了。快过年了,更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在待闸停泊区,不时看见身着共产党员服务队红马甲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穿梭于各艘船舶之间,对船舶吃水深度、装载平衡情况及靠泊情况进行细致的排查,确保船舶过闸的各项参数符合安全要求。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水口闽江航运)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傅恺杰,正拿着对讲机与船闸集控室内的值长黄凯对接通航事宜。 “‘闽江1号’船舶各项系数符合过坝规定,可以通过水口船闸。”随着傅恺杰的确认,停泊区广播响起:“‘闽江1号’船舶,请到船闸引航道待闸,您的顺位是1号闸1号位。”汽笛声嘹亮地响起,满载着竹制品、玻璃、矿产原料等货物的“闽江1号”,从南平港启程通过闽江水口航运枢纽,驶向福州马尾港,直通大海。 这几年,曾一度沉寂的“黄金水道”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闽江航运“涛声再起”。昔日的闽江航道,由于下游河床严重下切,很难满足最低通航水位,闽江有效通航时间和通航量骤然减少,船只时常滞留,“船等水”现象频频出现。在江上漂泊的跑船人,看着满船积压的货物,只能掰着手指头数着一天天逼近的货达时间,心急如焚。告别“船等水”,是闽江船民的共同期待。 2015年,由国网福建电力和福建省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简称“水口坝下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也是国内首个特大型水电站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 2021年10月28日,水口坝下工程一线船闸首航圆满成功。船民们翘首以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建成后的水口坝下工程将水口电站船闸下游水位抬高约6.5米,闽江水口段航道全面恢复全年全天候通航条件。这一工程的投运,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闽江航运的难题,同时也开启了福建内河集装箱运输新时代。 刚恢复通航那会儿,南平到福州这条航道虽然通畅了,但货运量一直上不去,大家都在观望。经过这两年稳定发展后,货主们看到了水运的优势,货运量自然就增加了。经营闽江内河普通货船运输、水路货运代理、船舶代理、船舶管理等业务的易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忠介绍,“水口坝下工程通航后,我们公司的航运班次和货运总量实现了连年升级。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船队规模,预计运量增长至百万吨,并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筹建仓储基地,吸引更多客户参与到闽江内河航运中来。”从最初的观望到如今的积极参与,货主们的态度转变,正是闽江航运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通航条件的改善和货运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闽江内河航运的潜力,纷纷加入其中,共同推动着闽江航运的繁荣发展。 2021年至今,闽江水口航运枢纽通航船舶4500余艘,货运量175.5万吨。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无数船民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是闽江航运从困境中崛起的有力见证。水口集团公司航运分公司承担着闽江水口航运枢纽的船舶过闸调度、通航设施运行管理等工作。为更好服务沿江经济发展,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通畅,2011年,水口集团公司党委在通航运行管理部(现水口集团航运分公司)成立了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水口闽江航运)共产党员服务队,为闽江水口航运枢纽的船舶安全通航提供优质服务。 “自水口坝下工程船闸通航以来,当地船民船企最关心的问题从‘什么时候能通航’变成了‘什么时候能走大船’。” 傅恺杰介绍,“我们积极响应闽江通航船舶运输能力提升需求,主动对接交通主管部门和船闸设计单位,学习大运量船舶过闸规范化管理流程,完善船舶配套检测技术方案。现在相关配套管理办法正在积极修订中,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大运量集装箱船舶往来于江上,为沿线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春节期间,闽江水口航运枢纽保持全天候通航,全力以赴为工业原材料和农副产品提供可靠的水上运输通道,支持闽江航运为国内市场提供稳定的物资供应。“黄金水道”闽江如今已重现昔日繁荣,它承载着无数船民的梦想,也承载着闽江沿线经济发展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闽江航运将继续扬帆起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信息来源:水口集团公司 |